文/中房ICR常务副院长、国家信息中心国际信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秦刚
不到一个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两次就房地产市场发表意见观点,对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效果持积极态度,看好2022年房地产市场,连续释放乐观、稳定信号。宁主任为何连续“挺楼市”,示好房地产业?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片
原因有二:
1.中国房地产市场和其所驱动、拉动的产业链、生态圈到了亟需信心的时候。当下的中国经济又到了“信心比黄金更可贵”的时刻。对消费者信心的这种比喻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温总理的用语。
2.中央高层对房地产市场、房地产需求有了理性的判断,此前“炒房占主流、真实需求是支流”的看法有了实质性改变。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片
昨天(2022.01.17)的国务院新闻办“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宁吉喆表示,“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因城施策效果不断显现,202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总体平稳运行。”;紧接着,他又表达观点:中国仍处在城镇化持续发展阶段。2022年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在金融支持下得到释放。
在不到一个月前(2021年12月21日),宁吉喆副主任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注意政策的节奏、力度、重点,激发活力,增加动力”,并透露,有关部门将“预先研究市场、企业、消费者需求,提前储备一批提振市场信心、消费者信心、企业信心的政策。”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片
我的解读:
1.高层肯定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还在进行中的城镇化需要房地产业。
2021年末,城镇常住人口比2020年末增加1205万人。农民进城需要住房;流动人口3.85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85万人,流动人口是跨比较大的区域流动的人口,这也带来新增住房需求。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片
2.高层意识到正常住房需求比之前预判的多,且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未获金融支持、购房政策支持;
3.高层意识到改善性住房需求是正当需求,而非炒房动机、投机行为。
笔者相信,支持居民正常住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金融政策、购房政策会很快相继出台,利好房地产业和关联行业、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