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研究院ICR

产城融合需要集群思维:金乾生的航空城之梦

时间:2022年01月07日 浏览量:539
文/中房ICR常务副院长、国家信息中心国际信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秦刚


不久前,我在西安高新咖啡创业街区附近的一间茶馆见到了中国通用航空第一人、西安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首任掌舵者金乾生教授。


微信图片_20220217175515.jpg


金主任是西安第一代“开发区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最早一批“创业者”,曾任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后于2005–2013 年担任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主任、工委书记;从政前,他任教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92派”一代知识分子创新创业的典型。与他同时期“学而优则仕”加入开发区管委会团队的西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同事都做出了不俗成绩,包括今天的吉林省委主要领导。带着对“西高新”、“航空基地”产城模式的好奇与兴趣,我们向金主任请教那一代造城者心中的“城脉”与“城计”。

图片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

西安航空工业基地拥有中国唯一、亚洲最大,集飞机设计、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最为完整的航空工业基地;孕育中国最大飞机制造企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全国唯一大中型飞机设计研究院——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全国唯一飞行试验研究鉴定中心——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图片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

金乾生掌舵时的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阎良航空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成为全国唯一以航空为特色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图片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

老金是西安高新区早期建设者,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投笔从戎”,以产业思维、城市思维为高新区、航空工业基地、渭北工业区(渭河以北跨高陵、阎良、临潼三区、规模数百平方千米的现代工业集群)构想了城市定位、使命与愿景。

“筑城、筑梦、筑魂”,这是拙著《城计:从城市范例到全球标杆》的三个篇章,也是我心中的“城市三部曲”。而老金这一代城市创业者,把梦变为了现实。

图片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

老金说,造城须有产业集群思维、产业链意识。产业经济不仅要有产品链,还需技术链、资本链、供应链、服务链。五链齐全方可造就产业集群。

退隐民间,老金还是心系航空工业、产业集群。西安航空基地已汇聚了一千余家航空工业企业。作为航空基地企业联合会会长、产业智库领军者,他力推西安航空工业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集群化,企业专业化”,这是他25年开发区“产城经历”的经验精华。


图片


最后,我们对“湾区精神”有相同的理解:“不羁放纵爱自由”造就了乔布斯和一代代创造者。今天,举国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下,我们是否还能包容“胡思乱想”、允许“胡作非为”?


图片


上一个:企业家与收藏家:“双面”陈东升的多重人生 下一个:旭辉老板:房地产仍可保持15万亿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