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研究院ICR

古老会馆与北京城市现代性 首都核心功能区文脉探微之一

时间:2022年02月23日 浏览量:823

文/中房ICR常务副院长、国家信息中心国际信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秦刚

首都四个中心(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定位中,文化中心深植于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中。北京既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也是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北京文化中心身份的最鲜明特色体现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内。

在首都核心的西南,会馆为代表的“宣南文化”承载着北京的城市文脉。今天,加快腾退中的会馆与历史人物故居是我们探微北京文脉的一个入口。2021年以来,我们和城市更新、文化园区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的企业家、专家参与了首都功能核心区文脉传承、文化业态规划、文化消费提升工作,以案例为专题做出了政策建议。

古老会馆与北京城市现代性 首都核心功能区文脉探微之一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片

西城区是首都核心区文化遗产丰富区域。近年来,北京市、东西城两区在核心区详细性规划指引下开展了历史会馆、名人故居的腾退工作。通过对公房承租户的异地搬迁安置,恢复会馆故居原始面貌,修缮保护、注入生机,导入文化业态,焕发活力。

古老会馆与北京城市现代性 首都核心功能区文脉探微之一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片

鲁迅故居所在的绍兴会馆属于比较容易重整的院落,目前已整体腾空,等待修整重塑。一个世纪以前,《呐喊》、《彷徨》、《孔乙己》、《狂人日记》在这里落笔。今天,旧址旁还有许多在此地居住了30年以上的老国企退休职工。

古老会馆与北京城市现代性 首都核心功能区文脉探微之一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片

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从浏阳会馆走向不远处的菜市口法场。今天,浏阳会馆三处院落已腾退37间直管公房,但大部分空间仍被拥挤的大杂院填塞。

历史上,宣南片区有百余处京会馆。目前留存的估计有30余处。

古老会馆与北京城市现代性 首都核心功能区文脉探微之一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片

“十三五”时期,西城实施文物保护“三解工程”(解危、解放、解读),文物工作成效显著,制定了《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总投入45亿元,完成文物腾退项目33个,腾退居民1894户,启动修缮工程18项,使得一批长期以来不合理使用的文物建筑解放出来。

2022年,西城区将继续组织文物修缮,力争完成晋江会馆等14处已腾退文物建筑的修缮。推动核心区贤良祠、国立蒙藏学校旧址等重点文物建筑加快修缮,实现对外开放,打造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示范项目。

古老会馆与北京城市现代性 首都核心功能区文脉探微之一

中房研究院ICR版权图片

文物活化利用是西城区近年来持续探索的文物建筑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实践路径。2022年,首都核心区文物活化利用将聚焦于项目落地,推动第一批项目的建设、开放和实施,完成第二批项目合作方遴选,形成文物活化利用的西城样板。

古老会馆与北京城市现代性 首都核心功能区文脉探微之一

上一个:宣传栏的演变史 下一个:北京城市更新,建设科技+文化新地标